听说昨天连礼部尚书都挨训了,被天家勒令调查清楚这科举舞弊的事情。

    齐淮连呼好机会,抓起安浚的文章就回了家。

    那篇,正正好是朱志中举时的文章。

    一字不少,一字不差。

    不管后续发展如何,朱志身为出头鸟,必定是要被枪打中。

    现在,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许默心情从容,不再观览欢欣鼓舞的百姓,转身想要回屋,却撞到个小肉球身上。

    “大哥。”姜笙都快哭了,“今天可是三十,还没有二哥的影子吗?”

    原来小姑娘以为大哥站在门口,是在等郑老二。

    她不敢出声,怕引得哥哥们伤感,但又迫切想要二哥回家,索性踮着脚尖在后头等。

    等啊等,等到大哥都放弃了,二哥还是没回来。

    十二岁的新年,注定要缺席两位哥哥吗。

    许默的表情一顿。

    他的心神都在捉刀人与科举舞弊事情上,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这竟是一个不团圆的年。

    远在北疆的老三,不知何方的老二。

    他们为了发展,为了强大而散落在大渝王朝的各个角落,虽然今年没有他们的身影,但将来不久,他们兄妹六个一定会团圆重聚,幸福平安。

    “姜笙乖,他们都会回来的。”许默望向远方。

    他有预感,用不了多久,兄妹们就会重聚一堂。

    与此同时。

    齐家,齐淮兴冲冲地回到家中,看到略带愁容的礼部尚书,扬声道,“父亲,天家是不是要你调查捉刀人一事?”

    礼部尚书表情微顿,缓缓转过身,“你如何知晓此事?”

    “父亲别管我是怎么知晓的。”齐淮自信笑,“我来是要交给父亲一篇文章,乃捉刀人写给举人的代笔文,相信可以帮助父亲一二。”

    说完,他把安浚亲笔文章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