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是她
那年雁江市的雪下得很大,在南方城市里并不多见,大到没过两天路边就堆起了形形色色的雪人。大概整个城市的孩子里,只有顾央无心顾及,直到那些雪人都化成了马路边的一滩污水。
顾兰英死于车祸,据说是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刹车失灵的小货车给撞了,车速很快,当场死亡,应该没什么痛苦。就是人被撞的有点惨不忍睹,到最后火化的时候也没让年幼的顾央去看一眼。
街坊邻居都知道顾兰英是单身母亲,那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男人在结婚不到三个月后就拿着顾兰英所有的积蓄跑去了国外,再也没有回来。好在顾兰英自身条件不错,有事业编制,长相也不差,那段时间不是没有男人在她家楼下接送,可偏偏双方都打算谈婚论嫁的时候,顾兰英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要么结婚,要么留孩子,只能选一个,顾兰英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然后干脆利落的跟那个准备结婚的男人断了关系。
所以,仅靠死工资维持生活的母女俩至今住的房子都是租的。
相依为命的生活谈不上多富裕,但在顾兰英死之前,顾央都觉得很满足。没有爸爸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不可怕,可怕的是顾兰英不在了,家就没了。
处理顾兰英的后事,其实顾央帮不上什么忙。那天她在警局的长椅上坐了一整天,脑子里唯一记得的一件事就是下周三要期末考试了,她大概来不及复习了。可能是那天来接她的叔叔通知的学校,老师带着班里几个同学来看过她,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关心话就走了。
然后又过了几天,警局通知她去接顾兰英回家,说案子已经结了。顾央在去的路上一直在想,怎么把她妈妈接回家,接回家了以后放在哪里合适?房子是租的,房东平时虽然很好说话,但愿意让一个死人进他的家门吗?
到了警局,负责案子的叔叔告诉她,顾兰英的遗体已经送去了火葬场,一会儿有人领她一起去拿回骨灰盒。
顾央这才偷偷松了一口气,然后跟着那个叔叔去见了一对中年夫妇,说是她的表舅和表舅妈。
男人长相斯文,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大概是刚从外头进来,镜片上起了一层雾气,看不清他的眉眼。女人盘着头发,化了浓妆,从头到脚都看的出精心打扮过,在跟警察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在看顾央。那种嫌弃厌恶的眼神,掩饰的很好,但顾央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女人讨厌她。
顾兰英家里人丁不旺,别人家兄弟姐扎堆生的年代,老顾家只有姐弟两个,早些年顾央的舅舅意外身亡后,老太太没过两年也就跟着去了。所以说,母女俩不是嘴上说说的相依为命,而是在这个世上,只有顾兰英是她真正的亲人了。
表舅顶多算半个,表舅妈连指甲盖都算不上。可就算这样,他们依然是一大堆远近亲戚里唯一一个肯收养顾央的人。
处理顾兰英的后事只花了一天的时间,表舅说他们来的匆忙,只跟单位上请了两天的假,这就要带着她一起回去了。
表舅家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听说那里不怎么下雪,冬季短的可怜,羽绒服都来不及穿就有西瓜吃了。
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表舅妈宁可裹着那件看起来很昂贵的呢子大衣边跺脚边吹风,也不上楼。
顾央有条不紊的收拾着顾兰英的遗物,家里最大的行李箱都塞满了还是不够装,跟着上楼的表舅看见了,有些拘谨的推了推眼镜,带着笑说:“这些东西也要带走吗?”
顾央的手顿了一下,低着头一边想办法继续往里塞,一边说:“房子不是我家的,不带走别人也不会用。”她愣了一下,抬头看着表舅,小心翼翼的问:“会麻烦吗?”
表舅笑容有些干巴,然后环顾了一下这个两室一厅的旧屋子,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东西确实不少,车里可能装不下,要不然你妈妈的东西就捐给居委会吧,现在不是正好在搞扶贫,只要他们不嫌弃就好。”
顾央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收拾到自己屋子的时候,顾央站在门口愣了好半天。这几天她大多数时间都在警局,有时候时间晚了干脆就睡在了警局,那些警察大概是看她年纪小,又孤苦伶仃,怕她一个人回家害怕,就轮流让出值班室的床给她睡。
房间里的摆设还是和那晚一样,作业本和课本整齐的码放在书桌一边,正中间放着一个蛋糕,透明的盒子,还绑着彩带,因为天气冷,里头的蛋糕和从甜点店里刚取回来时一样色泽诱人。
那一瞬间,时间好像倒流了。
那年雁江市的雪下得很大,在南方城市里并不多见,大到没过两天路边就堆起了形形色色的雪人。大概整个城市的孩子里,只有顾央无心顾及,直到那些雪人都化成了马路边的一滩污水。
顾兰英死于车祸,据说是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刹车失灵的小货车给撞了,车速很快,当场死亡,应该没什么痛苦。就是人被撞的有点惨不忍睹,到最后火化的时候也没让年幼的顾央去看一眼。
街坊邻居都知道顾兰英是单身母亲,那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男人在结婚不到三个月后就拿着顾兰英所有的积蓄跑去了国外,再也没有回来。好在顾兰英自身条件不错,有事业编制,长相也不差,那段时间不是没有男人在她家楼下接送,可偏偏双方都打算谈婚论嫁的时候,顾兰英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要么结婚,要么留孩子,只能选一个,顾兰英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然后干脆利落的跟那个准备结婚的男人断了关系。
所以,仅靠死工资维持生活的母女俩至今住的房子都是租的。
相依为命的生活谈不上多富裕,但在顾兰英死之前,顾央都觉得很满足。没有爸爸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不可怕,可怕的是顾兰英不在了,家就没了。
处理顾兰英的后事,其实顾央帮不上什么忙。那天她在警局的长椅上坐了一整天,脑子里唯一记得的一件事就是下周三要期末考试了,她大概来不及复习了。可能是那天来接她的叔叔通知的学校,老师带着班里几个同学来看过她,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关心话就走了。
然后又过了几天,警局通知她去接顾兰英回家,说案子已经结了。顾央在去的路上一直在想,怎么把她妈妈接回家,接回家了以后放在哪里合适?房子是租的,房东平时虽然很好说话,但愿意让一个死人进他的家门吗?
到了警局,负责案子的叔叔告诉她,顾兰英的遗体已经送去了火葬场,一会儿有人领她一起去拿回骨灰盒。
顾央这才偷偷松了一口气,然后跟着那个叔叔去见了一对中年夫妇,说是她的表舅和表舅妈。
男人长相斯文,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大概是刚从外头进来,镜片上起了一层雾气,看不清他的眉眼。女人盘着头发,化了浓妆,从头到脚都看的出精心打扮过,在跟警察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在看顾央。那种嫌弃厌恶的眼神,掩饰的很好,但顾央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女人讨厌她。
顾兰英家里人丁不旺,别人家兄弟姐扎堆生的年代,老顾家只有姐弟两个,早些年顾央的舅舅意外身亡后,老太太没过两年也就跟着去了。所以说,母女俩不是嘴上说说的相依为命,而是在这个世上,只有顾兰英是她真正的亲人了。
表舅顶多算半个,表舅妈连指甲盖都算不上。可就算这样,他们依然是一大堆远近亲戚里唯一一个肯收养顾央的人。
处理顾兰英的后事只花了一天的时间,表舅说他们来的匆忙,只跟单位上请了两天的假,这就要带着她一起回去了。
表舅家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听说那里不怎么下雪,冬季短的可怜,羽绒服都来不及穿就有西瓜吃了。
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表舅妈宁可裹着那件看起来很昂贵的呢子大衣边跺脚边吹风,也不上楼。
顾央有条不紊的收拾着顾兰英的遗物,家里最大的行李箱都塞满了还是不够装,跟着上楼的表舅看见了,有些拘谨的推了推眼镜,带着笑说:“这些东西也要带走吗?”
顾央的手顿了一下,低着头一边想办法继续往里塞,一边说:“房子不是我家的,不带走别人也不会用。”她愣了一下,抬头看着表舅,小心翼翼的问:“会麻烦吗?”
表舅笑容有些干巴,然后环顾了一下这个两室一厅的旧屋子,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东西确实不少,车里可能装不下,要不然你妈妈的东西就捐给居委会吧,现在不是正好在搞扶贫,只要他们不嫌弃就好。”
顾央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收拾到自己屋子的时候,顾央站在门口愣了好半天。这几天她大多数时间都在警局,有时候时间晚了干脆就睡在了警局,那些警察大概是看她年纪小,又孤苦伶仃,怕她一个人回家害怕,就轮流让出值班室的床给她睡。
房间里的摆设还是和那晚一样,作业本和课本整齐的码放在书桌一边,正中间放着一个蛋糕,透明的盒子,还绑着彩带,因为天气冷,里头的蛋糕和从甜点店里刚取回来时一样色泽诱人。
那一瞬间,时间好像倒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