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就是一个太宗庙号,还有洗刷自己的千古骂名,结果……哈哈哈,明成祖,哈哈哈……”

    想到明太宗听到这明成祖的庙号时,每每都会变得五彩斑斓的脸色,唐高宗不由笑出声来。

    大唐太子李承乾也是笑的格外灿烂,看着自己的弟弟,说道:

    “雉奴,比明太宗更倒霉的,应该是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吧?”

    “哈哈哈……竟然被明世宗给移了出去。”

    “孤还发现,明朝的叔侄,似乎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啊!”

    唐高宗李治掰着手指,认真的数了起来。

    “太子殿下,似乎还真是这样。”

    “前有朱文正,朱重八,后有朱允炆,朱棣,还有朱高煦,朱瞻基这对叔侄。”

    大唐太子李承乾笑着说道:

    “孤觉得最有意思的,应该是朱高煦,朱瞻基,这对叔侄。”

    “据史书记载,朱高煦颇得朱老四宠爱,是因为这个老二,在靖难之役时,救过自己的性命,而且,也是最像他的一个儿子。”

    “嗯,换做是孤,要是和朱老四换一下,绝不会选明仁宗当太子。”

    读【明史】时,李承乾就发现了,朱老四此人,魄力太小了。

    难道他真就天真的以为,立嫡立长,就能让明朝安然无恙的传承下去?

    一个走路都要几个宦官搀扶,而且还好色生性的嫡长子,就算监国多年,手段高明,却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唐高宗李治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凝,说道:

    “太子殿下,话不能这般说,在他之后,评他所做之事,易,但在他之位,行他所行之事,难。”

    “毕竟,朱老四怎么也不会想到,明仁宗只在位了十个月就驾崩了,还有那【好圣孙】朱瞻基,十年。”

    大唐太子李承乾躺在了地上,望着夜空,反驳道:

    “那也是朱老四魄力太小,只想着名声,眼中没有天下,没有明朝。”

    “汉王朱高煦屡立战功,就算当个武皇帝又如何?最起码,他要是继位,明朝绝不会出现土木堡之败。”

    “为帝王者,当谋千秋万世!”

    唐高宗李治复杂难明的扭头,望着面容稚嫩的大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