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郑如谦想要卖的,从来不止枣糕。

    “姑姑考虑好了可以来找我。”郑如谦话落起身,“我得去寻合适的铺面。”

    一旁的弟弟妹妹再次瞪圆眼睛。

    他们都听懂了二哥的意思,竟然是无论姑姑合作与否,他这店都一定开。

    姜笙最为震撼,小哭包二哥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强大到如此地步。

    身为妹妹,也许不够聪明不够厉害,但她有件事一定能做到。

    小姑娘站起身,高举手中荷包,大声道,“二哥,姜笙永远支持你。”

    郑如谦回头,露出璀璨笑容。

    等他走后,姜笙就开始盘账。

    家里原本的六百两去开了作坊,第一批腊味卖了三百两,九月十月各进账三百两,给工人结账加成本用料购入,并上吃饭等等用掉了百两。

    姜笙手里现在只有八百两。

    在安水郡算得上丰厚的资产,还不够丰京大户人家请客吃顿饭。

    晚上许默从国子监回来,听到二弟的雄心壮志,双眼微亮,“老二有想法只管去做,若是钱不够,我这当大哥的也能够支援点。”

    温知允疑惑地抬起头。

    长宴瞪圆眼睛。

    只有姜笙心直口快,“大哥两袖清风,连帮别人题个小抄都不肯,哪里来的钱?”

    说起来,学堂的学子也并非完全正直不阿,有的是人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抓耳挠腮,想尽办法作弊。

    其中以带小抄最为流行,就是把书籍里的关键,用老鼠胡须蘸墨汁题写在绢布上,再想方设法地藏带进贡院。

    这种小抄,毛笔都换成了老鼠须,字当然小到不能再小,同样的对字迹工整度要求也极高,不然瞎写一气到了贡院什么都看不出来,还不如不带。

    许默的字乃是童子功,素来以规范清晰出名,在安水郡的时候便有学子动过歪脑筋,想要雇他题小抄。

    奈何价格从十两涨到了五十两,许默仍旧不为所动,摇头拒绝。

    最后气地学子破口大骂,愤愤离去。

    许默的高洁品行固然让人称赞,但他说他有钱,弟弟妹妹是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