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自弘治中兴以前,税收一直是以田赋和丁税为支撑。

    但随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到了万历年间,国库明显入不敷出。

    这时候,有识之士就建言开征工商税。

    可这却动了江南士绅集团的利益;而东林党中的大多数,都与这些集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到这里,王国梓对着阮大铖道:

    “阮先生的恩师——景逸先生,可不就是做米行和茶叶生意的。

    还有李三才。

    他家不是做绸缎、珠宝和典当发家的嘛。”

    阮大铖听了此言,忙点头附和道:

    “驸马爷所言极是。

    东林党的触手,涉及到方方面面!”

    王国梓盯着陈子龙,直看得他面有愧色的低下了头,方才继续道: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事若关己,拔刀暴起!

    这一句,还真的没说错。

    自万历帝开征工商税以来,东林诸公就一直鼓动皇上废除此税!

    他们找的理由,也是十分有趣:

    不与民争力,藏富于民!

    哼哼,陈先生,我就问问你:

    这里的民,是引车卖浆的升斗小民;还是有事没事去秦淮河上找一两个妓子清谈交流姿势的富民?!

    万历二十四年,又有有识之士建议开征矿税。

    是不是也是东林党极力反对,鼓动不明真相的百姓抗税,所以才不得不被叫停!

    地方豪强和地主士绅通过东林党,确实免除了工商税和矿税。

    但大明国库不可能一直空虚吧。

    这种情况下,只能进一步加重田赋,才能补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