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能随随便便发檄文呢?

    再说了,长安那些脑子有坑的官僚们,认为给个名义,就算是拉拢了?

    史思明可不这么认为。

    他在皇甫惟明起兵前就干到了平卢节度使,几乎是跟皇甫惟明平起平坐。现在朝廷还是封他幽州节度使,那这起兵不白忙活了么?

    任何人,对于自身实力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长安那些中枢朝臣们,还没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实力已经很孱弱了。

    其实史思明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有多强,所以他的态度也就很暧昧,希望通过现实中的一次次试探,来明确自己的能力上限在哪里。

    李萼没有说什么狠话,而是对史思明点点头说道:“那在下便在幽州等史节帅三日。”

    说完便独自离去了。

    李萼走后,史思明这才对耿仁智询问道:“你以为如何?”

    “节帅,李琬如今被李宝臣控制,那李宝臣不就是张忠志么。

    走狗屎运上位,从前在幽州公干的时候,谁又把他当回事了?

    大丈夫生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李宝臣这种货色,给史节帅提鞋都不配!

    现在朝廷递过来梯子,大帅接过便是。幽州山高皇帝远,长安那边就算要做什么事情,也是鞭长莫及。

    此时不跳船,以后便不方便跳船了。”

    耿仁智一脸激动的说道。

    很显然,李宝臣从前给人的印象都是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大家都不愿意在这个傻子麾下办事。

    更别提史思明此前的起点就很高,又有幽州大族辛氏鼎力相助。

    说史思明可以一统天下,肯定是痴人说梦。但他裂土封王,横行幽州,绝对绰绰有余。

    耿仁智的意见很明确,就是坚决的发檄文,跟李宝臣划清界限。

    “发檄文的话,就中了朝廷的挑拨离间之计了。”

    史思明摇摇头说道。

    他在平卢镇耕耘多年,对于幽燕之地的军情民情深有体会。

    朝廷此前也经常派一些关中人士空降到幽燕边镇,作为军政民政主官。

    但这些人根本无法在本地扎根,又或者被本地同化,和本地大族达成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