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的人还是跟着一块来了清风居里告知徐昌源等人,徐昌源问了声:“今年放了几张榜?”

    官府的人如实的回道:“小的回会元公的话,今年放了三张榜,录取贡士一百四十八人。”他倒是个机灵人,想是知道徐家和宋家是姻亲关系,便赶忙着道:“临安宋家的几位公子都在第一张皇榜上。”

    倒是个喜事,徐朝寒让惊封了十两银子给那人,感谢的笑着道:“谢过小哥专门跑这一趟,想是还有许多人小哥未通知到,就不扰着小哥了。”说着,示意子规送着官府小哥出去。

    徐昌源有几分疑惑,道:“今年怎么才录取了一百四十八个贡士?比往年都要少些。”

    徐康清凝神许久,才淡淡的开口道:“你们几个好好的准备一下下个月的殿试,这些日子,你们就不要再出府了。”

    “是。”徐昌源几人恭敬的应下。

    早膳用完了后,便就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未到晌午,就有不少人登门来拜访,其中不乏朝中官员,徐康清出面同他们说已经差遣了徐昌源等人回淮北给徐老太公报个信,此时并不在徐府里。这些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沈风晚从宫里出来,正好遇上来京城里参加春闱的康义和李曾颐,得知康义和李曾颐竟然都上了榜,意外之余倒是欢喜,同他二人道:“看来你二人以后也是要在京城里当值了。”

    康义倒是喜欢留在京城里,只是李曾颐道:“往年大多进士都外放到各州府里为官,当年我父亲也是外放到淮阴,这么多年才坐上淮阴巡抚的位置。”

    沈风晚向他们二人透露道:“往后这两年,皇上要编纂不少书籍,重视文人,你们应该都是要被分派到翰林院为编修吧。”

    到底沈风晚是在御前走动的人,知道的消息比他们多,李曾颐又问了句:“既然如此,可今年录取的贡士才一百四十八个,往年都是两百以上的,沈世子可是知道些圣意?”

    沈风晚道:“这我便就不清楚了,不过听说皇上前些日子撤了翰林院不好老家伙。”

    一路说着,便就到了徐府门口,沈风晚同康义和李曾颐道:“我去里头找呆头鹅一块出去游玩,你们先在外面侯一侯。”“徐家公子都上了榜,在京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等也该进去庆贺一句。”李曾颐道。

    沈风晚忙制止了他:“你千万别,今儿好些人已经被赶了出来,都已经借口说徐家公子都去了淮北了。你们这去不是惹人不高兴吗?”说着就快步的进了徐府,找了徐朝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