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机退下后,老和尚微微摇头,闭口打坐。

    ……

    辩经大会这一天,虽然不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可也是人山人海了。

    高高的台子两边是泾渭分明的和尚和道士。

    中间是太子殿下。

    两边的人从“有”和“无”开始探讨,一直说到“心”和“力”。

    在熟知经文和后天研读道家学说的太子殿下看来,两方人的话语里固然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干货”,可是如今已经算是合格上位者的他却觉得,这一些的精神理论,比不过如何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更重要。

    若是武颜在这里,也许还会赞叹,不论哪个年代,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都是不会停歇的,这场关于佛学、道学、哲学、自然学、物理学等等等大综合的辩经会确实精彩,可是终究外行看热闹罢了。

    底下看热闹的人居多,十之七八是不能理解其中深意的。

    待到中场休息的时候,两边的人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于开始和一直微笑不语的太子殿下攀谈。

    李治不是不懂这些,只是因为身份,不好随意表达对哪一边的赞同和支持。

    道教来的领头人物是袁天罡的师兄,虽然袁天罡不欲参合进来,可是他也有师门,他的意思并不是整个师门的意思。

    袁天罡的师兄知道自己师弟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还不错,而且李氏皇族自称是老子后人,所以师兄觉得今日的太子殿下应该是“自己人”。

    而弘福寺那一63李治和辩机的交谈不过短短一炷香时间,可是辩机在李治离去之后,还是一直保持着呆愣的姿势

    。直到,回过神来,背后冷汗涔涔。

    于是他也没有了去密会高阳的心思,转身回了弘福寺。

    辩经大会开始之前,弘福寺的和尚们也要开个短会。

    老和尚基本不过问世事,可是主持戒色认定了老和尚是整个弘福寺里辈分最高、名望最高的人,必定是不能缺席。

    再然后就是辩经大会的主角,游历归来的玄奘——十余年的游历足以让他对世事人情、佛法经书有超出一般人的见解。

    玄奘的助手则是辩机,这毋庸置疑。

    在探讨的时候,辩机面色犹豫,还是对着住持说恐怕难以当此重任。

    可是住持却以为辩机这是谦虚,不容他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