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壁摆了摆手:“你院试的四书题和五经题在学院里都传开了,尤其是四书题,以《汉书》、《史记》笔意写就,全文散体,简直是闻所未闻,很有新意,有机会,不仅要你给他们讲课,我也要到场听的!”

    好不容等徐鹤从公廨里出来,等在外面的谢良才道:“怎么样?高壁此人如何?”

    徐鹤砸吧嘴,半天才道:“看不出来!”

    谢良才疑惑了:“怎么就看不出来,是严厉还是温和,总有个态度吧?”

    “时而严厉,时而温和!”

    “特么!”

    ……

    所有附生进学之后都是在育英斋读书,增生是致道斋,而谢良才这样的廪生则是在明伦堂。

    古代的府州县学也是讲究竞争的。

    每年的科试、岁试都是官方考察学生的手段。

    平日里各斋堂之间竞争也很激烈。

    因为决定升斋的不仅有考试,还有【民Z测评】。

    你平日里在自己的斋堂里牛哄哄,谈经论道打败天下无敌手,那自然会赢得训导的青睐。

    训导觉得你行,那测评分就高,配合科试、岁试的成绩,那才能升斋。

    府学除了教授,还有很多工作人员。

    官身的有四名训导。

    吏员则有斋夫八名,膳夫四名,门夫八名。

    训导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斋夫有点像后世的宿管阿姨,维持住宿区号舍的日常维护,膳夫则更好理解,他们日常做饭,跟学校食堂大师傅一个职能,但也帮忙处理些学校日常管理的琐事。

    谢良才一边领着徐鹤朝育英斋走,一边道:“现在府学里训导只有三人,一个斋堂一名,斋夫只有四人,膳夫倒是满员四人,门夫最惨,只有两人,足足缺额六人!”

    徐鹤好奇道:“这是怎么回事?还有,刚刚那门夫不是人很多吗?”

    谢良才嘿然一笑道:“这教授、学正、教谕、训导,说起来是学官,但跟别的官员又有所不同,朝廷命官有朝廷给俸禄,学官称官其实不是官,他们只管学校中的生员,教授学问,是师傅的性质,往往只由州县给些钱度日,州县里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怎么可能拨足额,所以学官最苦。”

    徐鹤恍然大悟道:“学官们都吃不饱了,那府学的吏员们日子可不就更难过了?”

    谢良才点了点头:“这些吏员里,门夫算是好的,咱们出府学,多少都要给他们意思意思,到了科试、岁试,这些人也会往各人家中报喜领些赏钱,刚刚你看到的那些打伞、举旗之人都是那门夫的亲戚,知道最近生员进学,所以专门来赚些小钱。”

    “至于斋夫、膳夫们,他们这些人得钱的门路就少得多,斋夫管着日常笔墨,平日里偷些外面去卖,赚些蝇头小利。膳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