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尚书,您也来了?”

    “可不得来吗,就那姓方的小子,这才几天啊,说是已经出产了超过万斤的蔬菜粮草,我要再不来,我这户部尚书的位置让给他算了。”

    “哟,李尚书也来了?”

    “不只是我呢,六部尚书都已经到齐,资料都准备好了,全是研究方恒的。”

    尚书省议事厅,大周朝堂的半壁江山此时都汇聚于此。

    他们的目标和疑惑都是一样的,这个方恒,到底是什么人?

    “小小一个知县,不到一月的时间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户部全是关于他的奏折,我现在不知道他是户部尚书,还是我是户部尚书?”秦尚书一脸无奈。

    所有上报来的奏折都跟民生耕种有关系,而且每份奏折都极有道理,以至于让秦尚书产生了一种需要跟方恒学习的想法。

    他这边愁眉苦脸,旁边的李尚书更是脸色铁青。

    “多次未宣而战,可偏偏屡有战功,我处理他的话,人明明抗击镇压了倭匪。我要是不处理他,我也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众人是七嘴八舌,有的夸赞,有的埋怨。

    但更多的是无奈。

    就如同那些被后浪拍打在沙滩上的泡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新星冉冉升起。

    “秦尚书,要不跟吏部王尚书商量一下,把方恒调到你户部做个侍郎,这样既能方便你开展工作,也不用烦着我们。”

    一听这话,旁边几个老东西连连附和,都想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秦尚书。

    秦尚书一撇嘴,满脸皆是无奈。

    “老哥几个真的觉得如此人才,陛下会不重视吗?不妨告诉你们,陛下微服出巡之时曾亲自邀请他入朝主管户部,可你们猜怎么着,他拒绝了!”

    此话一出,整个尚书省议事厅安静的像是鬼城一般。

    每个人全身上下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扛,扛,抗旨不遵?方恒这么大胆子?”

    秦尚书一拍大腿:“诶,就是这么大,没这么大胆子,他干得出来这么多事吗?”

    说到这里,秦尚书长长呼出了一口浊气。

    “现在陛下让我全力协助方恒,但凡是他上报的矿石材料,半个月内就必须要送到大坪县。”

    “我这户部已经快要被搬空了,哥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