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生活过了半月有余,这天是四月十五,李恪正在书房练习书法,就见杨恩走了进来,“殿下,侯府大小姐若依姑娘前来拜会。”
“若依?”
李恪突然想起那天临走时跟她说过的话,有时间的话可以来王府找他,不由问道,“在哪?”
“聚义殿。”
杨恩答道。
“杨老,你把她请到书房吧。”
李恪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觉得在书房比较妥当。
不然,孤男寡女的在聚义殿又不是谈论政事,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恩躬身离开,李恪又将桌子上一些杂乱的草稿收拾完毕,就见若依跟着杨恩走进了书房,看到李恪,她欠身施礼,“若依见过殿下。”
“若依,不用多礼,坐吧。”
李恪一边说,一边手下不停,将桌子上的书整理整齐。
若依看到李恪整理的书中有大半的《论语》书籍,不由疑惑的问道,“殿下怎么看这么多《论语》书籍,难道每本内容都不一样吗?”
李恪收拾完手头东西,侍女奉上茶水,示意若依用茶,而他则解释道,“《论语》的内容是一样,都是孔子平日和弟子们的言行记录。
但是,每本书的注解不一样,很多书里都对他的话做出了错误的注解,以至于误导人们对孔子思想的正确认识。
所以,本王对每本书的注解都需要详细的研读,将书中的错误找出来,再重新做下注解,免得这样错误的注解贻害到今后的读书人。”
若依听到李恪竟然对人们所敬仰的大儒们做的《论语》注解做出批评,说这些注解贻害读书人。
心里对他的这样做法很欣赏,同时也感叹他的才华横溢。
其实,女人就是这样,只要她真心喜欢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做的事情,她都会觉得是正确的,都认为是最好的。
但相反的是,只要她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反感,那么这个男人不管做出多么正确的事情,她都认为这只是他虚伪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他本身的不足。
若依就是这样,她喜欢李恪。
所以,在李恪说前人圣贤对孔子《论语》的注解是错的,她就没有怀疑李恪说的是不是就一定是对的。
“其实,我对《论语》不甚了解,前段时间才细细研读而已。”
若依说到这里时脸有些红,因为她看《论语》其实就是为了李恪,“不知道殿下可否给若依推荐一本注解不错的书呢。”
李恪听若依让他推荐书,开始犯难起来。
“若依?”
李恪突然想起那天临走时跟她说过的话,有时间的话可以来王府找他,不由问道,“在哪?”
“聚义殿。”
杨恩答道。
“杨老,你把她请到书房吧。”
李恪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觉得在书房比较妥当。
不然,孤男寡女的在聚义殿又不是谈论政事,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恩躬身离开,李恪又将桌子上一些杂乱的草稿收拾完毕,就见若依跟着杨恩走进了书房,看到李恪,她欠身施礼,“若依见过殿下。”
“若依,不用多礼,坐吧。”
李恪一边说,一边手下不停,将桌子上的书整理整齐。
若依看到李恪整理的书中有大半的《论语》书籍,不由疑惑的问道,“殿下怎么看这么多《论语》书籍,难道每本内容都不一样吗?”
李恪收拾完手头东西,侍女奉上茶水,示意若依用茶,而他则解释道,“《论语》的内容是一样,都是孔子平日和弟子们的言行记录。
但是,每本书的注解不一样,很多书里都对他的话做出了错误的注解,以至于误导人们对孔子思想的正确认识。
所以,本王对每本书的注解都需要详细的研读,将书中的错误找出来,再重新做下注解,免得这样错误的注解贻害到今后的读书人。”
若依听到李恪竟然对人们所敬仰的大儒们做的《论语》注解做出批评,说这些注解贻害读书人。
心里对他的这样做法很欣赏,同时也感叹他的才华横溢。
其实,女人就是这样,只要她真心喜欢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做的事情,她都会觉得是正确的,都认为是最好的。
但相反的是,只要她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反感,那么这个男人不管做出多么正确的事情,她都认为这只是他虚伪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他本身的不足。
若依就是这样,她喜欢李恪。
所以,在李恪说前人圣贤对孔子《论语》的注解是错的,她就没有怀疑李恪说的是不是就一定是对的。
“其实,我对《论语》不甚了解,前段时间才细细研读而已。”
若依说到这里时脸有些红,因为她看《论语》其实就是为了李恪,“不知道殿下可否给若依推荐一本注解不错的书呢。”
李恪听若依让他推荐书,开始犯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