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莹大惊:“怎么猜到的?”

    “广发文章带动的更多的是读书人,真正的平头老百姓,字都不一定认识几个,还得靠街头巷尾传播。”

    徐莹莹被拆穿,也不再遮掩。

    “夏侍郎果然料事如神。”说着伸出了大拇指。

    夏修野嘴角上扬,继续作文。

    徐莹莹也摸摸鼻子,继续写话本子。

    明星宣发,不仅要有文案,还要有主题,宣传文案要利于传播。

    夏修野和她各自攻克一个群体,正好。

    只是,百姓做事一向有从众心理,得有一个人来带才好。

    把话本子中的这个领头羊角色给谁呢,徐莹莹有些发愁。

    两人这一写,便一动不动地写了几个时辰。

    夏修野先完成,徐莹莹不知不觉喝了他端的三杯茶后,才把故事收了尾。

    这时,话本子竟然也有一打了。

    徐莹莹甚是满意,她把自己的纸张压好,拿起夏修野的文章开始看。

    “同袍之谊,青山为证,青山仍存,民之不存……”

    字字句句写尽南平百姓的艰难,国家宇内的大义,徐莹莹读得心潮澎湃,眼睛发酸。

    还没说话,头顶传来一阵熟悉的掌心温度。

    “没关系,都是暂时的,会好的,”夏修野揉揉她的头,“把你的拿来我看看。”

    前半句徐莹莹还很感动,后半句一出来,她立刻警惕起来。

    “不给。”她吸吸鼻子,压住了自己的纸。

    夏修野见她不哭了,便也不再为难她,只说:“甚不公平。”

    徐莹莹轻哼一声,摆明了不讲理,多说无益。

    夏修野文章做完后,找人抄写了千份,在司刈德处借了兵将,前往碧沙岭各处分发。

    只是这次的分发方式与往日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