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谢老太太停顿片刻,就继续道,“只是依然到底是谢府的姑娘,快到了出阁的年纪,总住在外祖家也是不妥,毕竟唐家也是有男子的,住久了对名声有损。

    所以我便想着,若是三日后,你媳妇不愿意回来,你便去接回依柔,这也妥当。”

    谢渊凝眉少许,最后觉得母亲说的有理,便点头应下。

    “一切都听母亲的。”

    谢老太太满意的笑了,自己的目的是达到了,待来日唐梨花回来,看她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成了,你才下朝回来,定是累了,我偏这么急叫你过来,你快回去换身衣裳,我让厨房煲了汤,你记得一定要喝。”谢老太太知道儿子一向是忙得很,所以也就干脆的放人。

    谢渊应了一声,便告退离开。

    对于谢老太太的小心思,唐梨花没兴趣去猜。

    唐梨花其实也看不懂为何谢老太对原身有那么大的敌意,刚开始的时候,原身还未怀孕前,和谢渊的相处模式,正是相敬如宾。

    谢老太太那时便看不惯,这可以说是谢老太太不乐意自己儿子被抢走。

    这种心里也算常见,毕竟古往今来,大多数婆媳矛盾都来自,母亲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老娘,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崽,不向着自己。

    但是之后,在原身生下两个孩子后,谢渊便拒绝再见原身,原身委屈,也是个可怜人。

    谢老太太这时对原身的意见就更大了,话里话外都是原身没本事,都不得自己夫君喜欢。

    这和她儿子相处融洽,老太太不喜,不相处了,还是不喜。

    唐梨花真是不清楚,这老太太到底想要如何,她才满意。

    不过也没事,总不过,唐梨花不需要她满意就是。

    在娘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唐梨花之后也见过了原身的爹爹和哥哥。

    这两天,刘氏用饭的时候,总让人来传唐梨花和谢依柔一同。

    唐梨花也乐得如此,经过之前和刘氏的那番谈话,两人已经达到了一个共识。

    待唐梨花回到谢府后,谢依柔便要留在这里。

    因为刘氏极有耐心,谢依柔也对她渐渐放下心房,就是时间还是太短。

    唐梨花已经有了计划,再这段日子里,她要慢慢培养,自己不在申辩时,谢依柔也能安安稳稳。

    所以有了空隙,唐梨花就带着谢依柔和刘氏多多相处,刘氏就连主掌中馈对账目的时候,也愿意让谢依柔跟着一起。

    正因如此,倒是让唐梨花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谢依柔好似对数字特别敏感,只听着底下的人和刘氏对账目,她便能听出其中数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