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悟得了读书养气之法的罗相,也感叹不已。

    晨读过后,便是大家坐下来论道。

    这一天,又有不少外地的学子赶来,使得东坡上人头攒动,几乎站不下来了。

    在论道中,封青岩的不少观点,皆让东坡上众惊叹不已。

    他所读的诸圣经典,或许不如在场的一些书生多,见解也不一定如老儒生深,但是他的见识以及理念,却是远远超过东坡上众人。

    特别是时不时脱口而出的金句。

    即使是文士、文师,甚至是文相,在论道中都受益匪浅,皆有所得有所悟,甚至有好几人当场破境,使得封三鼎的名声更大。

    在蜀国如日中天。

    第三天,巴国的读书人终于赶来了。

    因第二日论道的精彩,以及有好几人破境,使得不少老生都来了。

    在蜀国的这两三天中,凡是文人聚会,书生坐谈,皆离不开封三鼎长封三鼎短。倘若不说两句封三鼎的金句,以及提及一下封三鼎的观点,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封青岩在这三日的名声,就连蜀国的大儒亦有所不如。

    颇有避其锋芒的意思。

    眨眼间。

    三日论道便快要过去了。

    这时太阳西下,天色开始渐渐变暗。

    但是,东坡上众人论道正精彩时,如何舍不得如此快结束,皆希望封三鼎能够再论道三日。

    “还望君子能够再论道三日。”

    有人站出来朝封青岩一礼道。

    不少人纷纷站出来道。

    “还请诸位见谅,青岩才疏学浅,德薄能鲜,只能论道三日。”封青岩对着众人一礼道,“倘若再论道三日,怕是言之无物了。”

    众人见到惋惜不已。

    天色渐渐黑了,但众人并没有离开,因之前君子说过,会在论道结束的那晚入幽都。

    “君子真要去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