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九拿着刘倩的旧书高兴的来班里上课,到自己的座位上就把书打开放到郑月的桌子上翻来翻去,显摆自己也有书看了。

    可是旧书上有一点不好,就是所有的题上面都写了答案,还好都是铅笔写的,老九一个一个的都擦掉,老师让做的时候,顺着以前刘倩留下的答案痕迹再写一遍。

    李兰芝再老九去上学后不久,就去学校找校长。此时郑校长正在和另一个老师说话,李兰芝敲了敲门,郑校长说:“进来。”其实他早就看到窗外面是李兰芝走过来了。

    李兰芝说:“校长啊,有时间没,说点事。”

    郑校长说:“没什么事,你说吧。”

    李兰芝说:“我们老九上学,发书的时候怎么没告诉我们一声,闹的我们上课连个课本都没有,看谁的谁不让看,回去就跟我啼哭,这给小孩子心里伤害多大。”

    郑校长说:“不是说了,先跟着听,跟的上再上吗?”

    李兰芝说:“你的意思是让跟着听,就没资格有书呗?这是人家老师让在前面听去了,要不我们老得在后面瞎混呗?”

    郑校长说:“弟妹,我不是那个意思,那时候不是岁数不到啊,本来安规定就应该明年才能上呢。”

    李兰芝说:“那怎么你侄女儿比我们老九小俩月呢还,怎么就上了?”

    郑校长没什么好说的了,也知道自己理亏了,连忙说:“弟妹,这么着吧,我看看再调调,这回你就放心吧,要,肯定要。”

    李兰芝说:“那我就再信你一回。”说完李兰芝就回家了,怕下课了被老九看到自己来过。

    李兰芝走后,郑校长找到李老师,李老师正在上课,走到门口说:“李老师,先停一下,”指着老九说:“给这个小朋友安排个地方,在火炉子上趴着也不是事儿呀。”

    李老师说:“奥,知道了,我一会安排安排。”

    郑校长没有说别的,转身沿着教室朝别的班走起,透过玻璃偷每个班写生的学习状况。

    李老师说:“大家把课桌都往前挪挪啊,前后挨的紧一点,后面那一排,你们跟前面对齐。”

    摆好了桌子,原本在后面挤在一起的学生就多出来一个没有课桌了,李老师到各班找有没有多余的课桌,在六年级班里有一个闲着的,就是不太好了,课桌底下没有板子,放不了书包。

    李老师让六年级两个男生帮着把桌子搬到教室里,放到讲台上,把讲台上好的桌子搬到下面。这样老九和多出来的那个小朋友就都有了自己的课桌。

    李老师说:“袁重阳同学,你们俩先去后面那个桌子那坐。”

    老九看自己有地方了,把书本放凳子上午,抱起来就高兴的过去了。

    当时的村子里,教师资源短缺,李老师包揽了所有的课,包括音乐课也是,挣着一个人的工资,干着三个人的活,但是对工作非常的认真,对孩子观察的也就仔细。

    老九搬着凳子过去坐下,有了同桌。老九看见同桌把书包放到课桌里,老九都是拿着书来,把铅笔头和橡皮放在裤兜里,没有书包,再看看别的孩子,大多课桌里都有书包,有的是用好几种颜色的布拼起来的单肩挎包,就琢磨上了爸爸以前总背的那个军绿色的背包。是建军干活放工具用的,破了,就放到杂物间了。

    放学后,老九放下书,一头钻进杂物间,李兰芝叫老九说:“你翻腾什么呢?你也藏了吃的了?哈!”

    老九说:“没有,我找着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