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人不是真的愣,行事的时候大脑依然不停的转动,而且思考不是针对眼前,而是面向整个大局的方针。

    叶景诚交给他的这个任务,张子强完成得非常彻底,还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

    要说叶景诚唯一港岛可惜的,大概是这样一个智力超群的天才,只有在犯罪的时候才能发挥自身能力,否则也能充当他在商业上的左右手。

    ……

    一九八二年六月,港岛股市的利率进一步提高,有关香港九七的前途问题也在发酵,美元对港元的回家再创1:65的新低,黑市的汇率更是超过1:78。

    几乎手头上留有港币储存的市民,迅速通过各自的渠道完成货币兑换,同一时间,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企业,再次提高了各项业务的手续费。

    港府再次出台有关楼市的政策,可惜这个时候有很大民众市民已经不堪负担,哪里还会关心楼市的发展动态。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在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纷纷选择结业甚至宣布破产。这也导致下层的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唯独有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士不减反增。

    那就是崭露头角的电影圈,无论是从业的演员,还是负责剧组的幕后,增加的比率至少有三成。

    人一旦陷入了困境,往往会希望能有个一飞冲天的机会,这些投入电影圈的人也是一样。这个时候的电影圈,入门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唯一难度是能不能够出位。

    大部分投身电影圈的群众,首先是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剧组的片酬基本上是即日发,这样他们每天做多少就有多少,不用担心家里断了粮什么的。

    其次这些人都抱有一定的幻想,选择进入剧组跑龙套的人,此时可能把周闰发当成幻想的对象。

    认为自己有被大老板看中潜力的福气,真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岂不是成为下一个周闰发?

    想想周闰发现在的片酬,接一部戏保底是一百万,再加上后面的演员分红,到时候他们还用愁日子怎么过?数钱都数不过来了吧。

    再说那些选择成为剧组幕后人员,性格比较‘务实’的人。其实想法跟前者是大同小异,一些娱乐新闻除了报道明星的高价片酬,同样有报道哪个导演拿多少片酬。

    黄白鸣更是一个鲜活的代表,连他的过去都被拿出来炒冷饭。

    诸如他在新艺城的时候如何的郁郁不得志,直到后面被叶景诚赏识,第一部导演片酬就拿了三十万,现在还自己开了一间公司,听说前段时间还拿了好几百万的分成。

    所以甘心成为幕后的群众,大多数属于‘胸有大志’一类,其次是觉得自己‘颇具文采’,就差一个受到赏识的机会。

    其实这些人抱有的侥幸心理,就跟喜欢买彩票的人一样。

    即使知道中头等奖的概率极低,甚至当中还可能存在内幕。不过知道奖金高达五百万,他们还是忍不住去尝试,觉得幸运女神会降落到他们的身上。

    “排好队,一个个来。”

    “你先把资料给填好,填好之后交给前台,收到通知再来面试。”

    “你现在就要面试?你以为你是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