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臣押出之后,余玠赞赏看了赵平一眼,然后说道“平儿,你诗词也不错,能否作一首让老夫也看看。”

    赵平苦恼挠了挠头,家里有一个爱好诗词的文学娘亲。

    现在刚刚来到嘉定,也碰到一个翁翁级诗词高手,谁叫这里是大宋呢?

    谁让自己刚才请求余玠作词一首,真的是六月债来得快。

    哦,现在正好是六月,难怪这债还得如此之快。

    赵平苦恼起了几步,然后写了一首《沁园春》

    “巴蜀风光,千里叠嶂,万仞雾绕。望大江奔腾,一泻东海;霜雪拍岸,碧波滔滔。三苏祠堂,太白故里,书声雨声震云霄。须晴日,看丛丛竹翠,炊烟袅袅。

    江山如画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李冰治水,灌溉千古;蔓子献首,节比天高;白帝托孤,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折不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赵平写完此词之后,不好意思吹了吹笔墨,然后向四周拱手说道“小子笔力所限,让诸位师长见笑。”

    余玠一看,神采一闪,微笑不语。

    知府秦玉龙一看,说道“此词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读之毫无停顿呆滞之感,仿佛感觉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好词。”

    通判阳武击案赞叹“此乃豪放一派,极具赵氏特色,却又词中有画,画中有声,且雄贯历史,沉淀人物,不可多得。”

    主簿唐毅三十出头,正是壮年时候,他不禁叹息,说道“吾辈人物,理当学习李太守、诸葛丞相,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文人对此词评价极高,主要是看到赵平借古喻今,承认以以余玠为首他们这些文人安邦治国的地位,把名扬天下的天府之国治理得井井有方使之名符其实。

    冉琎、冉璞兄弟俩文武双全,王坚粗通文墨,一看赵平的《沁园春》,更是纷纷称赞,因为词中提到了巴蔓子为了国家自然献首极其悲壮一幕,其功劳并不亚于岳飞。

    虽然词中谈文人较多,但是也谈了武将,而且写得极其悲壮感人。

    这已经足够了。

    毕竟大宋大多数都是浅吟低唱春花秋月写得是文人自身的感受,少有谈论武将抛头颅洒热血的纵横沙场的词。

    这些武将互相看了看,然后向着赵平一礼。

    赵平急忙侧身让过,连说不敢,随后还礼,说这些已经是历史,他岂能更改历史。

    此举更加赢得武将的欢心,因为他们已经把武将地位写进历史。

    同时,他们还要求赵平把《精忠报国》这个慷慨激昂悲壮不已的曲子全部给他们,赵平笑着答应了。

    监抚朱文炳打量众人一眼,突然上前问道“听说你通过在吕祖神仙考核,是怎麼回事?”

    赵平一听,看来这个抚监对自己比较怀疑。